手機:15827497999
郵箱:2077478116@qq.com
地址:武漢天冰干冰科技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25-07-03 點此:763次
從這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成排的“針葉林”從火星表面的沙丘上長出。而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只是一種光學錯覺。這張圖片實際顯示的,是距離火星北極不足400公里的沙丘上覆蓋的一層薄薄的干冰。
這張照片是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 2007年拍攝的,顯示了水手峽谷(Valles Marineris)地區(qū)一個高原上的沉積層??茖W家認為該沉積層由乳白硅和硫酸鐵構成,是在酸性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照片拍攝了約1.2公里見方的區(qū)域。
這一照片顯示的是火星南極干冰帽。干冰升華形成了這一神奇的地貌??茖W家認為,當干冰從底部開始融化,會直接轉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氣體在干冰下部“流動”,從縫隙溢出,將干冰所覆蓋的火星地表侵蝕成蜘蛛網狀的溝槽。
這張照片是美國宇航局火星軌道勘測器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2009年2月拍攝的,顯示了火星普羅克特隕坑(Proctor Crater)一個區(qū)域內的沙丘和漣漪。較小的明亮的脊狀突起是由細砂構成的漣漪。
這張照片的拍攝角度清晰地顯示了維多利亞隕坑壁上部的分層。它的邊緣呈現(xiàn)參差不齊的鋸齒形狀,這種形狀是侵蝕作用所產生的。隕坑底部是一片沙丘地。在隕坑的左邊部分,能夠看到機遇號火星車留下的車轍。該照片是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2009年7月所拍攝的。
這張假色圖看起來像是北美洲西南部的沙漠景象。這些從火星維多利亞隕坑邊緣附近峭壁上起始的溝壑,同地球上因水流侵蝕而成的地貌并無二致。照片是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拍攝的。
2009年8月份,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到這張火星“諾克提斯迷宮”地區(qū)的照片。該地區(qū)的神奇地貌是被峽谷、槽谷和深坑分割形成的。該圖像是由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HiRISE)照相機拍攝的,圖中顯示淺色含鐵硫酸鹽和粘土礦物暴露在沙丘區(qū)域附近,該區(qū)域十分接近火星赤道。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火星上600英里(965公里)長的尤斯峽谷谷底的地貌,該峽谷是水手峽谷的一部分。水手峽谷是沿著火星赤道延伸4000公里的峽谷,比地球上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要大得多,不僅是火星上最大的峽谷,而且是太陽系內已知的最長峽谷。圖中暗色的巖石是遠古巖漿冷卻凝結而成,而淺色區(qū)域是巨大的沙波。
圖中顯示的形狀奇特的沙丘被稱為新月形沙丘,在地球上也很常見。這種沙丘通常形成在風向比較恒定的區(qū)域。在上圖顯示的區(qū)域,風從左上部吹向右下部。沙粒被風吹拂過緩坡,并在沙丘的背風面堆積下來。照片是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于2009年8月拍攝的。
這張照片顯示的是火星安東尼亞第隕坑底部的地貌。黑色樹枝狀的區(qū)域或許是火星水溝的遺跡。遠古時期,這些水溝內有水流動,但后來填塞了逐漸變硬的物質。最后這些水溝干涸,在幾十億年間,風侵蝕了水溝周圍的土地,只留下堅硬的巖石成為脊狀突起。
在火星一個隕坑內的沙丘上覆蓋了干冰霜。在春季,干冰直接升華成氣體。這張圖片上的黑色條紋或許顯示的是二氧化碳氣體溢出的區(qū)域。照片是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于2010年1月1日拍攝的,
這張布滿旋渦圖案的人工色調圖片似乎是火星表面的化石遺跡。事實上,科學家并沒有在火星上發(fā)現(xiàn)化石,這張圖片顯示的只是火星海拉斯盆地底部的地形。海拉斯盆地是一個由遠古隕石撞擊所形成的盆地,位于火星南半球,直徑大約2000公里。
這張圖片上的條紋其實是諾亞地(Noachis Terra)地區(qū)一個隕坑底部的線狀沙丘。黑色區(qū)域是線狀沙丘,沙丘之間的區(qū)域看起來顏色明亮,而且分布有礫石。照片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于2009年12月28日拍攝的。
上一篇:干冰放進沙漠怎么樣
下一篇:干冰放到腳掌上怎么辦呢